今(26)日,重庆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邱小雅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邱小雅)今(26)日,重庆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张逸轩介绍,经过严密的卫星、雷达监测和认真研判,高性能增雨飞机于昨日捕捉时机升空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我市55个地面作业点也配合开展了作业。
经过作业后,重庆22个地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潼南区、大足区、 荣昌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涪陵区、忠县、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武隆区、彭水县、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万盛经开区,出现了不同程度降水(雨量0.3-65毫米)和降温,其中,城口县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到大雨,局地暴雨。
张逸轩介绍,将持续开展气象监测,捕捉有利时机开展人影作业,配合天气系统发展,给重庆争取到更多降雨条件。
针对市民关注的如果天上发现了可以作业的云层,是不是向天上发射越多的火箭弹或炮弹,那么降雨的概率就越大?
张逸轩表示,降雨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一定的凝结核或者冰核,充足的水汽和上升气流,人工增雨就是向凝结核或者冰核不够的云人为的引入凝结核或者冰核,但核不是引入越多越好,过多的冰核会过多争食水汽,导致云滴不能长大,从而影响降水。
他提到,人工增雨不等于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不是凭空造雨。只有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有开展作业的可能:
一是作业区云厚至少要2-3km,云的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
二是有充足的水汽输送;
三是有一定的上升气流。一般来说,厚度太薄和面积太小的云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小云滴,而云底太高则会导致雨滴还未降落到地面就在空中蒸发了。
夏季本地产生的对流云团尺度较小,生消迅速,作业机会稍纵即逝。目前气象部门捕捉合适云系的方法主要是气象卫星和雷达监测,监测到有利条件后,抓住人工增雨条件有利窗口期,在云系消散前开展作业,促使云团发展,尽可能多的产生降水。
相关新闻:
重庆人期盼已久的降温降雨预计8月29日来!最高气温逐步下降至35℃以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Copyright © by CCTV民生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