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王旭睿)7月以来,重庆持续连晴极端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天气气候呈现平均气温最高、平均降水最少、高温时间最长、高温强度最强的特征。记者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近日,我市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旱情过后,可能将在短期内发生高强度降水形成洪涝急转。
对此,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要切实落实防山洪、防地灾等旱涝急转防范措施,具体做到“三不一早”。
第一个“不”,就是“火山”留守人员不撤离。全市各处山林地下积淀物深厚,地下燃烧看不见明火和烟,经日照风吹就很容易复燃。所以,对已发生山火区域要留守人员坚持值守,划片到人,一旦出现复燃情况立即处置。
第二个“不”,就是“林区防控力度不松”。即便从昨晚开始部分地区已经下雨,全市气温都有一定下降,但重庆高温火警也未解除,我们正常高温汛期是到9月底结束,后面仍然还有高温天气,发生火灾的风险依然较大,所以森林防火依旧是重点。
第三个“不”,就是抗旱送水的工作不断。如果下雨量没有达到饱和,地下水不会溢出地表,缺水的状况依然存在,断了的水源仍然不会短时间恢复。所以,我们缺水的区县仍要坚持送水,坚决保障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一早”,就是防范旱涝急转早做准备。常言道,大旱后必有大涝,尤其是我们在经历了干旱、高温、山火的情况之下,如果遇到长时间的暴雨,地面水急剧增加,极易引发山洪灾害、城市内涝。
目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城口、开州、巫溪、云阳、奉节、巫山、潼南、合川、铜梁、江津、北碚、沙坪坝等12个区县已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上报险情灾情。同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加紧对病险水库、山坪塘、山洪沟、漫水桥等防洪薄弱点的巡查排险。对可能发生地质、洪涝灾害的区域,要加强会商研判,提前果断转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Copyright © by CCTV民生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