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的北京前门一带。 |
【近镜头】8月22日,在北京市东长安街工作的黄先生下班走出办公楼时,晴朗碧空中正挂着连片的粉金色的晚霞。“过去大家在北京看到蓝天白云,还会拍下来发个朋友圈,现在感觉只是‘上下班路上的陪伴’。”黄先生感慨道。
蓝天常伴,是北京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最直观的成果。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43.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288天,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14天。从“抬头见霾”到“北京蓝,天天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这一巨大转变誉为“北京奇迹”。
空气污染是一微克一微克降下来的,“奇迹”也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从2013年起,北京全面加速大气治理步伐,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领域打响蓝天保卫战,先后3次开展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PM2.5和臭氧污染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体系。
据介绍,过去5年,北京市建成大气三维立体监测网络,在地面监测站点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地基雷达等技术手段,对大气各项污染物进行即时扫描,清晰表征大气污染区域的相互传输影响等,精准发现环境问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三维立体监测网络对赛区空气质量实施“小时级”“公里级”的精准预报,实现了比赛期间空气质量全部优良。
未来,北京还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完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联动,让更多人共享蓝天。
.tjewm{width:100%;text-align:center;margin:30px auto;display:none;}
.tjewm 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248px;font-size:18px;margin:auto 20px;}
@media (min-device-width:320px) and (max-width:689px),(max-device-width:480px){
.tjewm 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60vw;margin:auto 4vw;font-size:16px;}
.tjewm span img{width:100%;height:auto;}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 © by CCTV民生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