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申佳平)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外交大局,积极探索新举措,努力开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一方面,务实推进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建立东盟与中日韩(10+3)、中东欧、金砖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埃塞等中小企业领域双多边合作机制,对接国家约50个,覆盖亚欧美非等大洲,为推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奠定良好基础。累计举办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外参展企业21603家,合同意向总金额2826.52亿元。2012年以来,在全国设立14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集聚全球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截至2022年上半年,一共在全球举办354场跨境撮合活动,吸引6万多家中外中小企业参加。此外,还在德国设立首个中国中小企业中心、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和“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建立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会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等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利用全球要素融入国际市场。
王海林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聚焦国际市场开拓和技术合作,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继续发挥中小企业领域双多边合作机制的引领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和形势研判,推动中小企业对外双多边合作机制焕新走实。
二是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平台。创新办展办会模式,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载体作用,促进更多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
三是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更具实效的中小企业海外中心建设模式,扩大辐射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打造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海外“桥头堡”。
.tjewm{width:100%;text-align:center;margin:30px auto;display:none;}
.tjewm 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248px;font-size:18px;margin:auto 20px;}
@media (min-device-width:320px) and (max-width:689px),(max-device-width:480px){
.tjewm 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60vw;margin:auto 4vw;font-size:16px;}
.tjewm span img{width:100%;height:auto;}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 © by CCTV民生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